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下芯片、高端设备等“卡脖子”难题,制约我国科技发展与国家安全。西安,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以蓬勃发展的硬科技为利刃,全力破除技术壁垒,坚定不移地走抓创新、促转化,推动科技产业共融互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西安经开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勇立潮头,首当其冲,用一系列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芯片领域的重要分支,市场需求量呈井喷式增长,国产替代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链主”企业龙腾半导体依靠过硬的技术力量,加快构建“应用+设计+工艺+材料+设备”融合创新的业务模式,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行业内脱颖而出。其所建设的陕西省首条8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具备年产60万片的生产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其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电子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更让人欣喜的是,今年2月份,陕西长安芯材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协议签约仪式在经开区举行,这无疑为经开区半导体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此次签约,长安芯将聚焦半导体制造核心控制软件、零部件及耗材的国产化攻坚,全力打造国内顶尖的“半导体+显示面板”智能制造软件与物料搬运平台,这对于推动经开区半导体产业链提质增效具有显著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经开区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
正是看中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其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经开区在半导体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以华天科技、华羿微电子、龙腾半导体等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封装测试、高端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等领域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已聚集各类创新研发技术中心43个,相关专利超660项。2024年,经开区半导体产业产值增速达28.4%,产业升级态势明显。
变革,是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站在发展前沿,智能驾驶领域的变革更是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焦点。然而线控制动技术对于高阶自动驾驶的落地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在EMB领域的进展较为接近,这为国内厂商在底盘技术方面实现超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经开区企业青牛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抓住这一机遇,企业最新研发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据了解,相较于传统的制动系统,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取掉了油路和汽路的制动介质,利用纯电的形式来产生制动力使车辆刹停。这个系统从技术先进性、经济性,还有车辆的减重等方面来说都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其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小巴,凭借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对道路环境的准确感知,并通过操作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驾驶,能够完成启停、加速、转向、避障等一系列功能。它的出现,让智能网联汽车从想象走进了现实,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外,更多的经开企业也凭借一系列重大成果,攻坚克难,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成功将“经开制造”升级为“经开智造”,更让经开“智”造享誉世界。
从亚洲最大功率10MW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到全球最大功率13MW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从全球最大功率20.XMW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西安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电机技术累积,其出产的各类风电机组在风力发电这个高度垂直的市场,频频打破国内和世界纪录。据统计,到2022年底时,中车永电就已经为全球市场累计供货超过50000台风力发电机,产品分布1800多个风电场,其中,在国内风力发电机市场占有率达到37%,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40%,中国第一。
与中车永电刷新自我成绩的路径相似的还有隆基绿能。从创造26.81%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到27.3%,再到27.4%,隆基不断向理论极限29.4%靠近;而在超高效叠层太阳电池技术路线这一赛道上,从首次创造33.9%的世界纪录后,又接连创造了34.2%、34.6%、34.7%的新纪录。隆基凭借在超高效叠层太阳电池领域的研发成果和当下火爆的人工智能技术一道被列入2024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大突破性技术。在其引领下,经开区已形成以隆基乐叶及其关联企业为核心的高效单晶光伏电池、组件及应用集成产业链,以正泰、钧晖、众森、龙腾、祺创、瑟福、光德、碧瑞祥为骨干的光伏电站投资、设备生产、光伏产业跨境贸易及物流服务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正是众多企业锚定发展目标,攻坚克难,不断擦亮经开“智”造名片,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西安经开区正凭借强劲的科技动能,持续打破技术壁垒,解决“卡脖子”问题,用经开“智”造书写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奋勇迈进。